首次采用“随机抽查+回访检查” 证监会对审计评估机构施压
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审计、评估机构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证监会相关部门表示,依法对审计、评估机构全面从严监管,通过规范监管行为、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隨機抽查+回訪檢查
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就任以來,多次強調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這既是重申證監會長期監管理念,也有適應市場新形勢的新內涵。證監會對審計和評估機構的監管保持高壓態勢,逐步形成常態化制度安排,令審計和評估機構真正發揮“守門人”的作用,實現對投資者權益更好的保護。
3月24日,證監會通報2016年度審計與評估機構檢查處理情況。此次審計與評估機構檢查由證監會統一組織,首次采用“隨機抽查+回訪檢查”的方式來確定檢查對象,並根據檢查結果對多家會計事務所、資産評估機構采取行政監管措施,將個別執業質量存在較嚴重問題、涉嫌違反證券法規的執業項目移交稽查部門處理。
“相比往年有所不同,今年在確定審計、評估機構檢查對象方面,采取了隨機抽查和回訪檢查兩種方式。”證監會相關部門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隨機抽查是必選動作,按照國務院整體部署和證監會隨機抽查工作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邀請行業協會和部分行業代表共同參與,通過搖號等方式,從檢查名錄庫中隨機抽取審計、評估機構作爲檢查對象,並從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
在确定检查对象时,证监会还与行业主管部门、中国注冊会计师协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保持紧密联系和良好沟通,有效避免出现重复检查、多头监管等情况。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回訪檢查方面,在相關檢查規程明確要求的前提下,今年首次在檢查方案中重點部署,對已檢查過的審計、評估機構過往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效果和可能依然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評估,對整改落實明顯不到位的采取進一步措施。
上述檢查都是對審計、評估機構內部管理、質量控制體系、獨立性和具體項目執業質量開展的全方位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在確定具體執業項目時,又采取了‘問題和風險爲導向’的模式,重點檢查日常監管反映集中、投資者關注度較高、對資本市場會計信息影響較大的審計、評估執業項目。”證監會相關部門人士表示,重點檢查的項目包括客戶經營業績大幅波動、舞弊風險較高、收購形成大額商譽且存在業績承諾壓力、多次修正業績預告的審計執業項目以及評估增值幅度較大,多次評估結果差異較大,涉及影視傳媒、網絡遊戲、信息科技、礦業權、商譽減值、借殼上市等的評估執業項目。
根據上述安排,證監會2016年采取隨機抽查方式,組織部分派出機構對2家審計機構、3家評估機構進行全面檢查,累計抽查39個審計項目、33個評估項目;采取回訪檢查方式,對2家審計機構、1家評估機構進行檢查,累計抽查16個審計項目、4個評估項目。
劍指多項頑疾
證監會相關部門指出,檢查發現,審計、評估機構在內部管理、質量控制和項目執業質量等方面總體上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包括:審計機構總分所間未實現一體化管理、相關機構質量控制部門人員不足、質量控制力量薄弱、審計執業項目中風險導向審計和部分基礎性審計程序執行不到位、個別評估執業項目存在明顯預測錯漏、倒簽評估報告日期等突出問題,以及審計、評估工作資料收集不全、歸檔不及時等“屢教不改”的問題。
內部管理方面,審計機構的普遍問題是總分所間未實現一體化管理,業務、財務、人事、技術標准和信息管理尚未實質性統一。例如,未對分所財務進行統一管理與集中控制,未在整體層面進行統一的合夥人收益分配,未使用統一的信息系統對分所業務進行管理等。其他問題還包括人員管理不到位(如知悉部分資産評估師在其他機構執業而未采取必要措施、高級管理人員兼任監事等)、職業風險基金管理不規範、部分分支機構財務管理不完善等。
質量控制和獨立性方面,部分審計、評估機構的質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質量控制部門人員不足,人均年度審核報告數量較多,質量控制力量相比業務規模較爲薄弱。
部分審計機構業務承接與保持、業務執行、監控等質量控制環節仍不完善,對工作底稿中存在的簡單錯誤,多級項目質量控制複核都未予發現並更正。個別評估機構甚至存在倒簽報告日期、允許其他機構或個人以本機構名義執業等嚴重問題。
獨立性是審計、評估機構的靈魂,也一直是證監會會計監管的重點領域。檢查發現,審計、評估機構對獨立性方面重視程度仍然不足,相關制度設計不完善、落實不到位。從業人員及其近親屬違規買賣股票的情況較往年有所改善,但問題依然存在。
具體項目執業質量方面,在審計領域,未貫徹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對舞弊風險重視不夠、風險評估與後續實質性程序不匹配的“舊疾”依然存在;函證、監盤、截止性測試、分析程序等基礎審計程序執行仍不到位;與收入、存貨、遞延所得稅、政府補助等相關的實質性審計程序依然存在較多問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檢查發現在合並報表審計中存在較爲突出的問題,包括對控制的判斷、合並範圍以及合並抵銷過程等。在評估領域,關鍵評估參數確定缺乏依據的情況最爲明顯,如收益法中對未來價格和銷量的預測、市場法中可比公司的選擇、成本法中重要設備的詢價等依據不足;收益預測與曆史、現實情況明顯不符且無合理解釋等問題依然嚴重;評估方法和評估假設適用不當,評估報告和評估說明對重要信息披露不充分,調查、分析、核驗等評估程序執行不到位等問題也比較普遍;個別評估執業項目存在明顯的預測錯漏、倒簽報告日期等嚴重問題。
此外,審計、評估工作底稿的編制和管理仍不規範,工作底稿內容不完整、不規範,索引缺失錯亂,資料收集不全,歸檔不及時等問題“屢教不改”。存在上述問題的工作底稿既無法真實、准確、完整地體現審計、評估執業工作,更無法有效維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
執業人員的勝任能力方面,審計、評估機構的服務具有專業性,其專業性體現在執業人員的勝任能力上。證監會相關部門表示,現階段部分執業人員的勝任能力還有待提高。一是職業懷疑態度不夠,未保持質疑的思維方式,未對可疑迹象保持警覺;二是職業判斷水平和業務能力有待提高,未能綜合運用會計、審計、評估的相關知識、技能和經驗,做出適合業務具體情況、有根據的專業判斷,甚至存在個別低級專業錯誤;三是對新業務、特殊業務的學習不夠,如對各類創新業務的審計、對TMT和遊戲行業的評估,缺乏研究實務中熱點難點和突出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全面從嚴監管
“這些審計、評估機構相關問題具有一定代表性,在其他審計、評估機構中也普遍存在。”證監會相關部門人士表示,所有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審計、評估機構,在執業中,一是要明確定位,深刻理解證券期貨相關業務作爲法定業務的屬性,秉持獨立、專業、公共的立場,改變拼行業排名、輕執業質量的發展思路;二是要勤勉盡責,嚴格按照執業准則和監管規則的要求從業,時刻保持執業謹慎態度,對所依據的文件資料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三是要不斷學習,提升專業勝任能力,既要加強對新業務領域、新執業規則的學習,也要及時、准確地把握監管規則;四是要完善管理,加快總部與分支機構的實質性統一,建立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和獨立性制度,加大人員、資金和技術投入。
此前,證監會在2016年5月公布,對6家中介機構立案稽查,包括大華、北京興華、瑞華三家會計師事務所以及銀信、遼甯元正、中和三家資産評估機構。這些都是在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審計、評估機構典型案件。
在今年2月證監會公布的2016年證監稽查20大典型違法案例中,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在爲大智慧開展2013年年報審計業務中,未勤勉盡責,未執行必要審計程序,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北京中同華資産評估有限公司在大智慧下屬公司股東權益價值評估過程中,違反多項執業准則規定。兩家中介機構均被證監會依法沒收相關業務收入,並分別處以違法所得三倍金額的罰款。
在2016年度审计与评估机构检查处理中,证监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規和部门规章的规定,结合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对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华信众合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广东中广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对上述审计、评估机构的16人次签字注冊会计师、14人次签字资产评估师以及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2人次签字注冊会计师采取了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对于个别执业质量存在较严重问题、涉嫌违反证券法规的执业项目,已移交证监会稽查部门处理。
這一系列舉措顯示,證監會將進一步深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繼續提升監管能力。
“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背景下,資本市場需要審計、評估機構爲市場主體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審計、評估機構應秉持執業獨立性,切實發揮鑒證、把關作用,保證資本市場信息披露質量。”證監會相關部門人士強調,始終高度重視對審計、評估機構的監管,通過規範監管行爲、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不斷強化審計、評估機構的主體責任,逐步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深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上市险企投资情绪回暖 看好大蓝筹及新兴产业
坐拥巨量资产的保险业投资动向一向牵动着市场神经,尤以占据行业半壁江山的保险四巨头为甚。伴随着保险四巨头的年报收官,他们的投资路线图也随之浮出水面。
記者梳理發現,去年保險四巨頭的投資規律是減少定期存款投資占比、加大債券和另類投資的力度,權益類占比上保持中性偏下水平。轉變發生在今年,隨著經濟回暖趨勢的迹象出現,其投資情緒也相應發生了轉變,在看好的投資板塊上也有一定的趨同性。
投資情緒回暖
伴隨著保費規模的不斷增長,保險四巨頭的投資資産也相應持續提升。年報顯示,保險四巨頭的投資資産已合計達到6萬億元。
從去年他們的具體投向來看,在低利率環境下,減少定期存款投資、增加另類投資和非標投資是四巨頭的共同選擇。在權益投資上,四巨頭也保持中性偏下的倉位水平,折射出其對資本市場的保守態度。
不過,根據保險四巨頭投資掌門人在業績說明會和高管專訪時所透露的信息,今年投資情緒已明顯回暖——不再如去年那般偏悲觀,而是謹慎中透著一點樂觀。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明確表示,今年在權益配置上的占比上,預計會較2016年稍有提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複蘇狀況,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國內經濟穩增長、去産能、防風險的進展,彙率的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權益市場的未來走勢並帶來不確定性,但同時也存在著機遇,我們將會從中積極捕捉機會。”
中國太保旗下太保資管董事長、總經理于業明也直言:“考慮到經濟呈回暖趨勢,今年我們在權益類資産配置上的態度是審慎而又積極的。”
投資偏好趨同
不僅投資理念已普遍由偏悲觀轉變爲謹慎中帶著樂觀,而且保險四巨頭在具體看好的市場及板塊上也存在一定的趨同性:A股看好高分紅、低估值的藍籌股票,以及新興行業成長股;同時關注H股的投資機會。
陳德賢告訴記者,其總體偏向于高分紅、低估值的藍籌股票,以及具有良好成長性的股票,具體在國企改革、一帶一路、PPP、産業升級、醫療健康、個人消費及新經濟等領域積極把握機會。
于業明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也表示,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穩健投資,重點關注價值股。
新華保險旗下新華資管總裁李全則透露,今年投資策略以穩健爲主,會關注交易型投資機會,將加大對藍籌股以及分紅派息較好的股票配置,倉位整體會和去年持平。“在投資標的上,我們看中的是大藍籌,如大型央企和銀行。同時關注醫療和高科技等新興領域,如看好AI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上市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滬港通、深港通的落地,也吸引了保險四巨頭“南下尋寶”。在談及今年的投資方向時,保險四巨頭均不約而同地表示,將加碼港股市場的投資力度。
在四巨頭中,中國平安的海外投資經驗最爲成熟。據陳德賢透露,截至2016年末,中國平安海外投資占比約5%,主要集中在港股市場(約4%),以及包括私募股權、不動産、基建和私募債等全球非資本市場。“今年我們會在嚴格控制風險和滿足監管要求的大前提下,保持安全、謹慎的原則,繼續關注港股等市場的配置機會。”
中國人壽副總裁趙立軍直言:“目前來看,H股價值窪地,我們將做一些選擇。未來,海外投資是多元化投資的重要渠道。”于業明也透露,今年會同時留意港股的投資機會。
“今年我們會加大對港股的投資,加大海外投資布局。從投資渠道來看,一是通過新華資産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進行港股投資,因爲新華資管香港主要負責海外權益類投資;二是通過滬港通、深港通,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港股投資。”李全透露說。
kb体育官网下载說(2017.3月篇)
kb体育官网下载說
步入三月,市场的热度和人气相比于之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杂音和分歧的出现让市场的走势更加多变,多空双方对峙的局势也更加复杂。月中屡次刷新近期高点,让我们看到了人气的聚集;但高点后往往伴随着大幅的回调却让市场和投资者屡屡品尝到了“假突破”的苦果。回望过去几十个交易日不难发现,市场先扬后抑的走势蕴含着市场情绪诸多细微的变化,在3300点前期高点即将到来时,存量资金博弈和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降低并且伴随着大量短期获利盘的涌出造成了市场在月末不涨反跌,同时资金面也逐步发散出“钱荒”的信号,整体对于未来市场的预期将更加偏向谨慎。
就宏观层面分析,3 月份制造业PMI 指数小幅上升至51.8%,刷新2012 年4 月以来新高,结构上看,生产需求均继续好转,进出口指数和库存指数均保持历史相对高位,总体制造业回暖趋势延续;中微观高频数据走势稍有分化,总体基本向好,预计3 月CPI 同比0.9%,PPI 同比7.5%。时间周期上而言,今年是监管和市场秩序重构的一年,重点是非正常套利和去杠杆,这项工作预计7月前完成,市场在2015年股灾之后重新走向健康。从大的逻辑看,经济周期、政治周期和市场周期在未来一年里都待出现明显的拐点,并有可能出现耦合效应,这是新一轮市场景气的明确周期,未来市场走向明确,呈现积极乐观的趋势。
从市场盘面的表现看,结构性行情演绎仍旧是这一阶段市场的主旋律,资金面趋紧的大背景下,增量资金缺乏造成很难成就普涨的行情。目前技术层面上大盘流畅的多头排列已经被打破,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和修复。节后“雄安新区”带来的红包行情虽一定程度上解了市场的燃眉之急,但其带动效应的连续性仍待市场的考验。
投資策略:由于特朗普就任後中美關系諸多方面尚未明確,美聯儲加息次數及時點也可能超出預期,在十九大召開前市場預期震蕩,而4Q17~1Q18可能迎來周期耦合下的系統性機會。非理性震蕩提供買入機會,需把握好市場節奏。
重點關注領域:重點關注持續景氣領域和核心主題,包括傳統産業細分領域龍頭、國防軍工、國企改革、並購重組、新能源汽車及智能化産業鏈、5G下的硬件與軟件、大數據雲計算及互聯網金融、人民幣貶值受益板塊等。
周小川:貨幣政策並非萬靈藥
在主题为“货币政策”的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分论坛上,参与讨论的嘉宾大多数时候谈的却是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这或许能说明在当前的宏观形势下,决策者对于各类政策工具的态度与抉择。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直言,盡管在危機後的經濟恢複過程中寬松的貨幣政策是必要的,貨幣當局也能創設一些工具來助力結構性改革,但不能過度依賴貨幣政策。我們或許已處于寬松周期的尾部。當公衆和政策制定者更加理性後,將更加重視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
貨幣政策的能與不能
次貸危機後的近十年來,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的貨幣政策紛紛加大寬松力度,並采取了量化寬松和負利率等非常規手段。
周小川認爲,量化寬松政策已經實施多年,或許我們已經達到寬松周期的尾部。盡管各國在危機後的複蘇進程不盡相同,從全球的視角看再通脹也還難有定論,因此各國貨幣政策的步調並不會協調一致,但對于貨幣當局來說,發出“不要過于依賴貨幣政策”的聲音是非常重要的。因爲,貨幣政策並非萬靈藥。
政策本身就是權衡的藝術。任何政策都有副作用,貨幣政策也是如此。發達國家的量化寬松政策使得全球金融市場充斥大量流動性,但許多流動性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是催生了許多資産泡沫。
周小川指出,我們需要在不同目標之間作出取舍。高通脹或資産泡沫是貨幣政策的非預期後果,不能說寬松的貨幣政策是資産泡沫的直接原因。貨幣政策或許會有副作用,但我們需要從危機中走出,應當看到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經濟得到了康複。
之所以人們會依賴貨幣政策應對危機,在周小川看來是危機剛發生時,許多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占GDP的比重比較高,比如歐盟的警戒線就是60%,很多國家都逼近這一紅線,後來又出現了主權債務危機。因此當時很多國家的貨幣政策制定者認爲財政手段已經窮盡了,所以貨幣政策扮演了突出的作用。
改革政策需形成合力
“事實上,財政政策對于結構性改革很重要,沒有財政政策,很難進行結構性改革。”周小川表示,要發出這個信號,告訴人們不要過于依賴貨幣政策。
巴基斯坦前总理、前花旗私人银行总裁Shaukat Aziz明确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使用已经到了极限,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到其他政策如财政政策,而更为重要的是进行结构性改革。单纯依赖货币政策,能帮助你出门,但并不能使你抵达目的地。”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政井貴子在參與分論壇討論時指出,貨幣政策本身對經濟恢複有效果,但與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會更有效。她還特別強調,結構性改革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見效。她以日本的旅遊業爲例,日本政府于2003年開始鼓勵旅遊業的發展,當時每年到日本的遊客不到1000萬人,目前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4000萬人,旅遊業對GDP的貢獻達到3萬億日元。她認爲,這些變化不會在一夜之間突然發生,也許需要十年甚至更久。
這當中,貨幣政策的作用是什麽?政井貴子強調,貨幣政策應該首先關注通脹目標,此外還需要保護和支持結構性改革所關注的行業。目前看,有些領域的效果可能不是很明顯,但或許五年或十年後,情況會有所不同。
周小川介紹說,從中長期看,中國已經從依賴進口轉向促進內需,並從以往的制造業爲主轉向服務業爲主。中短期看,中國正在進行“三去一降一補”,來解決結構上的問題。
周小川特别强调,尽管不能过于依赖货币政策,但货币政策对于结构性改革并非毫无作用。理论上说,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是调节总需求的,但货币当局也可以创造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进入一些战略性和薄弱性产业。英国央行此前推出了“融资换贷款”(Funding for Lending Scheme,简称FLS)计划,中国央行也创设了一些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进入“三农”和小微企业,但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
完善分红机制 强化市场“反哺”
“总额近591亿元的现金分红方案”,不论发生在哪家上市公司身上,都将引发市场热情点赞。中国神华主动呵护、积极回报投资者,实现了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长期和谐共赢,其对国企混改深入推进、培育健康投资文化等会产生多重意义,也将对众多A股上市公司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证监会将继续完善制度,引导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资金状况,通过现金分红实实在在地回报投资者,强化市场长期投资理念。
分紅機制持續完善是證券市場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礎。中國神華多年來保持較高現金分紅水平,近三年累計分紅超過800億元,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投資者對A股市場“重融資、輕回報”的成見,又有助于改善市場融資回報比,樹立起藍籌股的良好形象。多年來,滬深兩市湧現出的高比例、穩定現金分紅的公司已成爲市場穩定運行的“壓艙石”。
加強分紅回報,也利于資本市場服務經濟結構調整,服務供給側改革。以中國神華爲例,神華集團作爲中國神華最大股東,持股占比73.06%,此次可獲得分紅430億元,進一步補充流動資金,從而有更多資本進行煤炭資源以及煤炭上下遊産業整合,對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有一定助益作用。逾20萬戶中國神華股東中,預計也不乏將分紅收益投入“新經濟”中者。毋庸置疑,衆多“中國神華”的不斷湧現,將促進資源調配力度加大,回報經濟社會發展。
積極回報股東、提高股息率,還是國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投資人的好方式,也是吸引“債轉股”投資人的重要理由。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可以預期,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突破口將進一步擴大,國企分紅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持續深化。
當前,引導上市公司完善現金分紅機制,強化回報意識,是市場監管的重要落點。2016年,滬深兩市有2031家公司現金分紅,共計8301億元,現金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在逐步改善。監管層面也明確提出,“將繼續完善制度,引導上市公司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資金狀況,通過現金分紅實實在在地回報投資者,強化市場長期投資理念。”這對A股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有多重啓示。
一方面,上市公司分紅要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資金狀況。分紅本身是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表現之一,在手現金充足、資産負債率低、高分紅後依然能夠保持健康的財務杠杆,應是上市公司強化分紅的前提之一。
另一方面,從市場長期投資理念來看,上市公司持續加大分紅,通常得益于成長能力的不斷提升,唯有如此,分紅才能成爲常態。因此,不論是“中小創”還是“低估值藍籌”,如果以“分紅”爲視角來選擇標的,體現的共性是“價值成長型”,這也正是將股市投資真正與經濟轉型成長相匹配的路徑之一。
值得中小投資者注意的是,企業進行高現金分紅,體現了卓越的盈利能力和優良現金流,這意味著基本面一般較好,但不意味著投資者在二級市場的投資時點也一並較好,更不意味著對某家企業的股票投資收益一定能夠最大化。因此需要始終如一地注意投資風險。
此外,上市公司分紅機制的完善和分紅力度的加大,也將推動跨市場監管更加全面和精細。在上市公司規範完善利潤分配內部決策程序和機制,並增強現金分紅透明度的同時,分紅增加對不同市場參與主體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以滬深300指數爲例,股票分紅除權的同時將帶動指數除權,分紅對現貨指數的影響在除權除息日當天出現,但分紅作爲影響現貨價格的因素將提前體現在股指期貨價格中,會導致股指期貨價格下跌甚至出現貼水。若期貨價格沒有體現分紅部分,則會造成實際價格和理論價格出現差異從而産生期現套利空間。尤其是預期分紅較爲集中的月份,對股指期貨合約的影響,需引起市場各方的重視。
李克強: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
3月21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指出,要通过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建立规范政府权力责任的“总台账”。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增强监管合力,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严防金融风险和腐败。
李克強提出五點要求:一是以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用清單管理推動減權、規範用權,除涉及重大安全和公共利益等事項外,行政審批事項原則上都要依法依程序取消,創新事中事後監管保障廉潔執法、公正執法,采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讓監管全過程“留痕”,提高監管效能。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在網上辦的盡量上網辦理,最大程度利企便民。營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雙創”、增就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良好環境。
二是切實管好用好公共資金。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原則上都要公開預決算,做到預算一個“盤子”、收入一個“籠子”、支出一個“口子”,徹底杜絕“小金庫”。各級政府要堅持過緊日子,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及時撥付各類財政資金,解決在途時間長、年底突擊花錢等問題。在當前財政收入增速放緩、民生等各方面支出需求增加的情況下,決不能讓大量資金趴在賬上“睡大覺”。要加大力度清理盤活沈澱的財政資金,堅決查處小金庫和截留挪用、貪汙侵占等違法違規行爲,爲公共資金裝上“安全鎖”和“防盜門”。
三是進一步加強國資國企和金融監管。在國企重組改制中既要大膽改革創新,促進國企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又要防止國有資産被侵吞。國企國資走出去,監管必須及時跟出去。要健全境外國資經營業績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境外特別重大投資項目出資人審核把關程序。積極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增強監管合力,強化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嚴防金融風險和腐敗。
四是規範公共資源配置交易。完善並嚴格執行招投標制度和政府采購制度,用好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做到公開透明,防止尋租腐敗。
五是堅決整治侵害群衆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緊緊看住和管好用好扶貧、低保、棚改、醫保資金等群衆的“生存錢”、“救命錢”,使惠民資金和項目真正發揮效用。突出農村集體資金、資産、資源管理等重點領域,嚴厲查處基層各種微腐敗、小官巨貪等問題,不斷鞏固基層反腐成果。要聚焦扶貧、低保等領域,精准識別扶貧保障對象,嚴肅查處弄虛作假,堅決防止扶假貧、假扶貧,杜絕“人情保”“關系保”和優親厚友現象。